突然轉入記者行業,要寫無數個"人"的故事。

每一篇在採訪、編排、寫作時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以文章記錄當時的心境。

---

(為方便起見,貼上最初的文字,以及最終的版面,如文字有誤,可以版面作準)

第十一篇人訪

精挑細品

邂逅個性街角書店

[引言]

為澳門人熟知的「边度有書」驟然消失於議事亭前地,熟客自然會一查究竟,但不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半桶水讀者只喟嘆一聲:又一間書店湮没於時代的洪流。查實「边度有書」、「边度有音樂」合而為一,鏡湖附近的連勝街再度舉牌開業。雖說整件事件屬被業主逼遷,但店主吳子嬰生性豁達,覺得這事不無好處,詳情且看「下面」分解。

 

[文首大字]

吳子嬰乃至「边度有書」似乎都深藏著隨遇而安的因子。書店成立於2003年,源自四位愛書之人的一拍即合,成立後的兩三年,合伙人就走的走、散的散,來得順勢、走得也自然。合伙人撤走了,卻留下了「邊度有書」這個好玩的店名,以及符合設計美學的最終Logo「边度有書」。十數年的樓上獨立書店做到街知巷聞,甚至被仔細標註到「澳門文創地圖」中,成為不少旅客列入必到「景點」中。「人氣滿滿」、絡繹不絕的打卡,反而令子嬰和真‧讀者不勝其煩,子嬰順勢藉「逼遷」的機會,將書店由熱鬧旅遊區遷至老城區,將人稱文青書店的「边度有書」轉型為社區型書店,與真正熱愛圖書的讀者分享所看所想。「做書店實在是很有趣的事,有好多嘢可以玩。」讀者分享活動、跑步讀書會是「边度有書」最近在玩的事。

 

[內文]

一個時代的選品

由獨立書店到社區型書店,被部分讀者指選書風格有所改變,子嬰回想一番,認為自己仍延續一貫原則,坦然否認「我覺得無變,一係佢變、一係我變。」在台灣政治大學修畢會計專業後留台的子嬰,選擇到初成立的「誠品音樂館」打工,音樂館因「誠品」偌大的名頭而備受關注,壓力使子嬰的音樂造詣、選品技巧等都得到快速的成長。正因為這兩年駐店、兩年採購的工作經歷,子嬰了解到整個行業鏈,並熟悉了台灣的進貨渠道。雖音樂館不同於書店,但「誠品」前瞻性的領導閱讀概念是互通的。相比起獨立書店,子嬰更希望外界稱這類型書店為「選品店」(Select shop)。選品店通過店主或選品人挑選書籍,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選擇,他們選的書正是他們想推薦與分享的部分。「書品反映到店主的性格。」子嬰又認為「200間小型選品店,比一間同等容量嘅書店有價值。因為有200個唔同嘅店主,至少有200個唔同嘅可能性。」而子嬰的書店,「自己唔會做到曲高和寡,亦都唔想做得平庸。」

 

 

圖書、音樂弱弱聯合

獨立書店經營困難,鋪租、進貨掣肘多多,為保持不致虧損,不少書店都會兼營咖啡、精品等。人搞Crossover,「边度」亦玩埋一份,可能是因為太Enjoy在音樂館中的日子,在「边度有書」開業後三年,「边度有音樂」亦都配套出現。子嬰笑言:「人哋都係一範賺錢配一範唔賺錢嘅,我係一範唔賺錢配一範更唔賺嘅。」音樂利潤比書更低,反市場規律的做法一定會令商業能手大嘆策略失誤,不過子嬰一於少理,他認為澳門缺乏他想要的,「正正係因為艱難,無人做所以先要去做」。子嬰覺得自己對物質方面無乜要求,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甚麼、不需要甚麼。他想推動澳門的書業、音樂業,但無關偉大,做書好玩、做音樂快樂,這便很足夠。「店內的音樂比起書更少眾,店中接近九成的音樂都可謂是全澳獨家。所以其實無咁苦,依啲嘢係少眾,而依啲少眾每個地方都會存在,而依啲少眾互相之間係有連結。澳門基數少,但市場也小,無得揀,愛這些的人自然而然會聚在這裡。」

 

巷弄中的小店小事

因為搬遷、也因為人員流動的關係,昔日「边度有書」滿滿的工作人員現已十分凋零。對於子嬰來說,他希望讀者透過他選的書而改變,如果影響力未夠,單純影響自己的店員也是不錯的選擇,他曾說「改變一個得一個。」現在可塑對象銳減,但成功不在於數量。現今書店僅存的Full-time Moon,本來主要負責「边度有音樂」的工作,如今既要管音樂,也要管書。平時對攝影書知之甚少的Moon,在客人的要求下,從庫存深處、「翻山越岭」找出一本《獸性》,過程艱辛,但這一次「邂逅」令Moon開始留意那一個攝影書櫃、開始萌生攝影的興趣。這就是所謂的改變,簡單但不易達到。口硬心軟的子嬰一直說自己選品時有一套原則,會考慮市場、亦會考慮自己偏向,不會太著迹於客人的喜好。但在說起新舊店的種種差異時,子嬰很滿足地說新店多了很多不同年齡層的客人。店中的書未必適合「老客人」,但沒有渠道得到自己所需的他們不時會手拿一張手寫書單請店員幫忙訂書「小客人」則令店中多了一部分兒童繪本,而且銷售量驚人。子嬰大嘆:「依家舒服好多。」幫到這些人比之前文青遊客推崇景點)更有意義。

 

力報官網:  http://www.exmoo.com/article/39323.html

arrow
arrow

    4ng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